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

这个中心助搬迁户 圆安居梦 筑幸福家

  会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墙上贴着搬迁户的心愿。人民网 程浩 摄

  人民网昆明9月1日电 (祝鸿伟、董童、李发兴、程浩、符皓)入秋后,走进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,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大道纵横交错,学校、医院、超市、集贸市场、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

  在街道办的美术公益课教室里,老师们正手把手教孩子们画五星红旗,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,画得认真。走进另几间活动场所,图书室、棋牌室、理疗室、休息室一应俱全,老幼各得其所,其乐融融。

  作为云南省尚未脱贫摘帽的9个贫困县之一,“十三五”期间,会泽县搬迁安置26261户102693人,其中建档立卡21475户83627人,是全省搬迁任务最重的县。最主要的6个县城集中安置点,搬迁安置18810户79781人,其中建档立卡14792户62768人。

  咋破解易地扶贫搬迁户“精神塑造难、融入发展难、稳定治理难”等问题,会泽县在安置区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,整合资源,引导搬迁户转变观念、改变习惯,探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
  具体咋帮?“我们成立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25个乡(镇、街道)实践所、389个村(社区)实践站。同时成立县级志愿服务总队,下设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,25个乡(镇、街道)志愿服务支队,389个村(社区)志愿服务大队。”会泽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说。

  其中,党员干部、致富能手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伍,定期开展政策解读、理论宣讲、志愿服务、文明引导等活动,引导搬迁户融入新环境。

  去年6月,65岁的杨芝慧从老家的土坯房搬进会泽县城。在农村生活,她不会坐电梯,看不懂信号灯,家里人畜共住,总是乱糟糟的,也没时间打理。来到城里后,咋融入新环境,杨芝慧不愁。

  志愿者们常三四人一组,到她家打扫房间,帮着整理被褥和衣物,教她摆放厨具,出门教她坐电梯、过马路。

  以前在农村,孙子孙女生活单调;住在城里,杨芝慧常把孩子送进街道办的公益课堂,志愿者教孩子跳舞、画画,“和人接触多了,娃儿性格也开朗了。”

  会泽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自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,全县有10万余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,注册志愿服务团队346个,服务总时长达到91万小时。

  “党员干部用‘八小时外’的时间做志愿服务,发挥了各自所长,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搬迁户参与,‘人人争当志愿者’的氛围越来越浓了。”上述工作人员说。

  不止会泽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覆盖云南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为搬迁户融入新生活“加油助威”。

  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第二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,安置来自昭通市鲁甸县、巧家县、永善县、彝良县、盐津县的8322户35585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70户32347人。

  咋让安置户尽快融入新环境,当地建成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6个分中心,并在乡镇建设实践所、村(社区)建设实践站,用“讲、庆、乐、治、帮”5种方式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“依靠中心,我们成立了老人之家、儿童之家、老年文艺队、妇女文艺队等。”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阙云华说。

  正说着,传来楼下老年文艺队的二胡声,“我们搬在卯家湾,男女老幼真喜欢;我们搬在卯家湾,幸福广场宽又宽……”伴着二胡声,数十名老年人唱起自编自写的《歌唱卯家湾》。

  71岁的刘启财是文艺队组织者,老家在昭通永善的他,年初和老伴搬进安置区,起初想着咋生活,“出门连个说话的都没有”,多亏志愿者动员,热心的刘启财逢老人就问能不能奏乐器、唱歌。很快,卯家湾老年文艺队成立,大伙常聚在一起,有说有笑,幸福写在脸上。

  眼下,靠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,新思想、新文明、新面貌正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,结出硕果。

 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,孩子们正在下棋。人民网 李发兴 摄

 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,老年文艺队正在演奏。人民网 李发兴 摄

 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,志愿者正与孩子互动。人民网 李发兴 摄

<上一篇:生命有终 意义无限——记倒在岗位上的大连志愿者那君

> 下一篇:乡村振兴须科学规划 应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

Copyright©2023 河南省国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.  
ICP备案号:豫ICP备2023023372号-1